自动驾驶分有哪些技术等级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4-16 17:25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自动驾驶的技术等级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 SAE J3016 标准(由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),将驾驶自动化分为 6 个等级(L0-L5),以下是具体分级及技术特征。

L0 无自动化(No Automation)
  • 人类全程控制:车辆无任何自动驾驶功能,所有操作由驾驶员完成
  • 可能具备的基础功能:ABS防抱死、电子稳定控制等被动安全系统
  • 责任主体:驾驶员全权负责


L1 驾驶辅助(Driver Assistance)
  • 单一维度辅助:系统可控制 纵向(加速/制动)或 横向(转向)中的某一项
  • 典型技术:定速巡航(CCS)、车道保持辅助(LKA)
  • 人类参与度:驾驶员需全程监控环境并操作其他功能


L2 部分自动化(Partial Automation)
  • 多维度协同控制:系统可 同时控制纵向和横向运动(如:自适应巡航+车道居中)
  • 典型技术:特斯拉 Autopilot、蔚来 NOP
  • 限制条件:仅适用于结构化道路(高速公路等),需驾驶员持续监控
  • 责任划分:系统执行操作,人类承担最终责任


L3 有条件自动化(Conditional Automation)
  • 环境感知决策:系统可完成 动态驾驶任务(DDT),包括感知、决策、执行
  • ODD 限制:仅在特定 设计运行域(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) 生效(如:车速<60km/h、晴天高速公路)
  • 人机交接:系统失效前会请求人类接管(通常预留 10-15 秒响应时间)
  • 量产案例:本田 Legend(日本)、奔驰 DRIVE PILOT(德国)


L4 高度自动化(High Automation)
  • 全场景自主:在限定区域(如:园区、城市特定区域)实现完全自动驾驶
  • 无人类干预:无需驾驶员接管,甚至可取消方向盘/踏板
  • 技术挑战:需应对复杂城市道路、突发障碍物等极端场景
  • 商业应用:Waymo One(美国)、百度 Apollo Go(中国)、Cruise Origin(美国)


L5 完全自动化(Full Automation)
  • 全域无限制:在任何道路、天气条件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
  • 人类角色:乘客无需具备驾驶技能,车辆成为"移动生活空间"
  • 技术瓶颈:需突破伦理决策(电车难题)、极端天气感知等技术
  • 现状:尚未实现商业化,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


补充说明
中国国家标准(GB/T 40429-2021):与SAE标准基本对应,但强调 中国交通场景特殊性(如:非机动车混行、特殊道路标志)
技术实现差异:
  • L2→L3 是 责任转移临界点(从"人主控"到"系统主控")
  • L4 需依赖 高精地图+5G+V2X车路协同 的融合感知

行业现状(2023年):
  • 乘用车市场:主流为 L2/L2+(如:小鹏 XNGP、华为 ADS 2.0)
  • 商用车领域:港口/矿山等封闭场景已实现 L4 级落地
  • 法规进展:欧盟允许 L3 车辆上路,中国在深圳等城市开放 L4 测试


自动驾驶技术等级的突破将逐步改写交通规则、保险体系和城市形态,但技术成熟度与法律法规的协同进化仍是关键挑战。
声明
本文(帖子)内容来源AI生成,经过纠正调优,用于免费公开阅读,请理性对待并咨询专业人士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